close

寫完雜記才看到友人去了遊行的日記,想了半秒還是不放進雜記了=P



eedo,如果我說我不太重視金錢會不會很矛盾?

的確,我很多時會擔心家庭的經濟壓力,當然選科選了護理也不是沒考慮到這行業的前景,父母都要供養啊!

不過當年前輩們的一句「不要只為錢而進這行」的確很大提醒,我想也沒哪系的教授會第一天就跟學生說「好好想一年你是否真的適合待在這裡」,畢竟學生人數與學系分到的經費成比例,當然我不排除護理系學生太多所以才沒經濟危機。我也明白,理想歸理想,脫離實際情況就是空想了。



回到正題,

要說這是我對社工要求加薪的意見又好像不太對,應該說這是引伸出來的思考。



大概是我被那所謂的「信念」荼毒過,覺得只要足夠養家,工作的意義(或滿足感)會比我是否會因工作而擁有更舒適的生活來得更重要。

社工和護士對我來說都是辛勞但有意義的工作(其實應該說是意義比較明顯,所謂敬業,每種職業只要為社會有所貢獻便值得尊敬),無論心理還是生理的要求都很高,可說是吃力不討好。



然後,下面的話大概就不怎中聽了。

前提聲明,現在我還算是年少氣盛,加上學習了的技能不多,出實習的時候大概還沒完全體會到護士當中的辛酸。



我們護理學生,從一年級開始便出醫院實習,車費等都是自己掏腰包,也不會收到工錢,這還沒把要五點多就起床算進去。我不是要刻意比較誰比誰辛苦,也不是護士多受一點苦其他人就可以減少付出。



不過,比較當中的點點滴滴,我卻覺得這份付出是值得的。



在這裡,看盡人生的悲喜。



我們最初學的一句名言:「進院是為了出院。」



可是,不是每個人都出到這個大門,也有人不願意出去。



有人,終其一生,捱過了三年八個月,老來無依;

有人,曾經獨力養大六七個孩子,最後卻只能躺在床上,癱瘓著等待死亡的來臨;

有人,甚至連自己身在何方也不曉得……



在這裡,大學我教授也有,吸毒打針到腳爛了的也有。



忽然發現,原來世界被遺忘的,都在這裡。



讓人感嘆一句:

有錢,又如何?



錢,

買到笑嗎?買到眼淚嗎?買到那聲「謝謝」嗎?



也許,

薪金是社會對於一個人,一個行業的尊重,

但是,

我們所祈求的回報又是甚麼呢?



工作用薪金來留住人,

這看上去理所當然,

可是,卻又讓人感到悲哀。



之後又逛了不少blog,始終我是不明不解的話,說的也是空話。當然,也不是逛了就可以說明白事實的真相。





如果工作是太過辛苦,那麼入手的應該是工作量的分配,

是人手不足嗎?培訓不足嗎?

護士薪水算很高吧?為何依然出現嚴重的流失呢?

加了薪金,買得回因工而成的五勞七傷嗎?彌補到日夜不能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嗎?

是否收取了高薪,這些便成為理所當然?

會否演變成這另一個極端呢?問題的核心仍舊存在-



到底是為何而加入這行?



也許最終的最終,我也沒資格說甚麼,因為我不是社工,我將來要拿的工錢也比六七千元要高三倍。

我不認同那些榨取別人願意付出的心的態度,

但我同樣在意,特別是作為基督徒:我們求的是甚麼?





想起某首很難得我會喜歡聽的本地歌,

也許有天我會覺得今天的自己幼稚,

但至少現在就把這個我記下來。



那年的夏末,我還是個帶著傻氣的年輕人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ny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